查看: 8490|回复: 43
|
对新丰高中目前状况的个人见解
[复制链接]
|
|
如果,真的只有一个高中的话,“新丰高中”,我觉得有利有弊。而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很难说,还是让大家说说。
顾名思义,新丰高中,就是新丰学生如果想读高中,就只能去这间学校读。听说今年一中的分数线是404,这就让很多人能读上高中,高中生的人数一夜之间多了,这是利大于弊。很多人也就能在读上三年,没准三年之后还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那就再读它个三四年,那么命运就改变了,比没能上高中的人的命运好上很多。这也是利大于弊。
但是,大家是否想过,这样下去,对新丰高考升学率是否也会有影响呢??
我们还是回过头来看看以前存在一中二中时的高考。虽说存在一中二中,能读上高中的人不是很多,一年就那么几百个,但这几百个可以说得上是精英,个个是读书的好材料。二中虽比不上一中,但每年也不乏人才。那一中二中这样的存在格局,有什么好处呢?我认为,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大家都在为能上个好学校努力学习。如果只存在一个高中的话,那么,很多人都抱着一个想法:只要不是太差就能上高中咯~!学习的积极性立马差了很多,最重要的是,学习,不只是为了成绩,而是为了能有个好的学习方法,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而这些都是要学生在学习中慢慢积累,慢慢养成,没有一个束缚他们的条件,他们就很难专心地学习。
保持一中二中相并存在的格局,我想,上面说过的,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这是一个好处,最重要的是能保证学生的质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试想,二中三中的初中部,纷纷嚷嚷,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同一个班上的学生的素质差距太大,如果不是为了保证每个中学的中考升学率,那也不用在初三时设置尖子班啦!而一中呢?学生质量有保证,素质较高,大家都能自觉地学习,这样才能让大家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如果真的只有一个高中的话,那么学校要以升学率为重要思想来管理好学校!
BB |
|
|
|
|
|
|
|
虽说存在**二中,能读上高中的人不是很多,一年就那么几百个,但这几百个可以说得上是精英,个个是读书的好材料
楼主又不知道了,像**每年是上那么600到700人..但是楼主你在想想这上的几百人中又有多少个是用钱买上去的?就拿我着届来说(我是03年去的**),本人是差那么12分之后是用钱买上**的,惭愧..我身边的超过一半的朋友都是买上去的..少则3000多这个不多,应该不上10人..一般都是6000到7000....买上去的估计有150人到200人....那楼主你看看,通过考试考上**的真正有多少人?听说二中也存在卖学位的现象...
每年初中毕业生怎么说也有3千人左右吖..你全部加上才招那么几百人,还要预留学位来卖...实在是少得可怜了吧?就为了所谓保证学生质量?以一个**过来人来说:**什么人都有...
建议楼主还是深入点了解再来说吧.... |
|
|
|
|
|
|
|
本人认为,这样突然的招生,对于**绝对是负担!
本人所教班级今年考上**的,最初就有6人不想读**,经过教育有4人回信转意,其中一人也只是暂时的!
本届的**的生源真的很差,原先**所吹捧的高考成绩,我 ...
iyan 发表于 2008-7-30 01:33 ![]() 我同意你的观点。呵呵 |
|
|
|
|
|
|
|
是人都知道啦,人一多起来,教学质量肯定很难上去的!而且那么多人堆在一起,管理又是一个问题,我怕到时不知会不会变得很乱呢!而且,现在的教育机构也不是那么透明,每年的择校生招进有多少垃圾,我就不想说啦,唉 ...
jesan 发表于 2008-8-17 00:39 ![]()
我没事干来翻翻旧帖子。这个jesen书呆子,说人家某些择校生是垃圾,你得掂量下自己有没这样的资格啊,说不定以后人家请你打工啊,文凭不过是刚毕业的一个敲门砖,而且一般的文凭还真没什么用,还不一定够电大的好用,慢慢你就懂的拉。 |
|
|
|
|
|
|
|
原帖由 iyan 于 2008-7-31 09:23 发表 ![]()
十分同意楼上的朋友,对于一中现在的师资情况,我相信本县的教师是十分不喜欢的,难道本县的教师就不会教书嘛?为什么要拿高出本地教师不少的待遇聘请外地教师啦,外地的教师从刚开始那年一直到现在一中聘请了多少个 ...
非常同意,如果能高薪聘用本土的大学生做教师,让他们安心为新丰的教育事业作贡献!这样既可以留信本地人才,又可以让让新丰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
从新丰走出去的大学生,很少走回来,都是因为新丰没那么厚待!然而近年来的政策,却是厚待外地大学生~还给安家费~~~~~对此无语!! |
|
|
|
|
|
|
|
让更多的刚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到优质学校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怎么说都是一件好事.28楼说得好,如果一中扩大招生,就可以给一些初中毕业时学习成绩不怎么样的学生一个提升和进步的机会,特别是对那些"大器晚成"的学生,更有非凡的意义.
如今,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混乱复杂,而初中刚毕业的学生大都还分不清是非曲直,如让他们过早踏入社会,就很难避免许多分不清是非的人误入歧途.即使不读高中也还有职业学校可读,但他们出来社会后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与接受完高中阶段教育后哪怕是只考取专b的毕业生相比,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在我们系统,有初中毕业后考取中专的中专毕业生,也有高中毕业后考取中专的毕业生.读了高中的中专毕业生在平时的工作中,都比那些初中毕业后考取中专的中专毕业生要得心应手.
我们不要片面强调一中的升学率,学校招生的数额少,所招的都是学习(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升学率当然高了(不高才出奇,校长老师都应打背包回家了!);学校招生的数额多,学习(考试)成绩很一般的学生都到了这优质学校就读,升学率肯定就低了.然而,我们应该承认,如果一中扩招后,考上各档次大学的学生都相应有了增多,那么一中的升学率就没有下降!
当然,一中扩招后,学校管理难度相应增大,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只要我们的县委县政府加大对一中的重视支持力度,只要我们一中的教职员工正视困难克服困难,只要我们新丰的干部群众(包括我们游离在外的新丰人)多对一中支持帮助,我们的一中定能越办越好!
再穷都不能穷教育,再穷都要抓教育;让更多的孩子读上高中,让更多的孩子读上优质高中,这是我们这里一位主要领导经常在大会小会所说的话.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读书是改善个人命运和家庭境遇的重要途径.我强烈支持家乡有更多的初中毕业生就读新丰一中! |
|
|
|
|
|
|
|
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说两句
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说两句
两间高中合为一间,好就好在,可以读高中的人多了
但是同时也意味着,高中的门槛低了
生源方面跟上一届的肯定是没法比的
问题并不在于这个,生源差怎么了?
生源差,那就要我们老师多付出一些了
还有,看到大家在讨论师资的问题
本地是很多能人,但是请来那些不管资历怎么样,都是有那张叫做文凭的纸的
我们本地有再多的能人也没用.
现在在中国,你没那张东西,就算你能力再高都没用.
我们考大学为了什么?
在我看来还不是为了混那张纸
现在我那些同学,在大学里(我没上大学)干些什么?
交了那么多钱的他们都在干什么?
回答是,无所事事. |
|
|
|
|
|
|
|
人口素质要提高,要教育,而教育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今年一中扩大招生.是新丰教育的一大进步.
升学率的高低是多方面的,不要太片面去评价
要相信新丰一中的高层和基层
新丰加油!!!!!!!!!!!!!!!!!!!!!!!!! |
|
|
|
|
|
|
|
听说一中今年目标30个班,现在仅仅招了24个(又好像是22个),难啊!!!
目标1600多人,正取生1300多人,还留出了5分之一的借读学位,结果……呵呵
以前是高价都得走关系后门,现在啊,有部分的争取生也不愿意去啦 |
|
|
|
|
|
|
|
是人都知道啦,人一多起来,教学质量肯定很难上去的!而且那么多人堆在一起,管理又是一个问题,我怕到时不知会不会变得很乱呢!而且,现在的教育机构也不是那么透明,每年的择校生招进有多少垃圾,我就不想说啦,唉,希望今后的一中人能好自为之! |
|
|
|
|
|
|
|
不相再讨论这些有政治色彩的东西了。
虽然说一个人不能不理政治,
但当政治左右竞赛时,没有必要再思考这些东西,
在新丰教书,哪一个学校都差不了多少。
区别也许就是学生愿不愿意主动学习罢了,
另外还有领导的凝聚力、领导对下属的关心度,这个也许是很多教师没有动力的原因。
[ 本帖最后由 zhourenbi 于 2008-8-7 17:54 编辑 ] |
|
|
|
|
|
|
|
回到LZ的话题,就像碗仔老师说的一样,一中二中高中的合并对于新丰教育来讲的确是个相当大的挑战。我相信很多人,就像碗仔老师,普洱茶老师,还有很多我熟悉的陌生的亲爱的新丰的高中老师一样,都在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我为这群人而自豪。 |
|
|
|
|
|
|
|
说到新丰的老师,因为某些特别原因我其实不愿意发表意见。但是我觉得有一点无需质疑,就是这个社会没有竞争就不会进步。一中花钱引进高素质的师资,说明其对师资还是很重视的。不管这些外来的老师是不是拿新丰做跳板,只要他们确实做过切实的工作,并且有效果,我们就应该认可他们。
本地老师(尤其是一些老教师,还有一些通过关系谋得职位的老师),更需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包括硬件的学历和资格证等和软件的教学水平),才能有资格登上更高的一个平台和人竞争,并且在竞争中取胜。从这个角度讲,一中招聘对所有老师都是平等的。
我很认可14楼那个比喻,或许在新丰这个环境,所谓的有能力的人大有人在,但是在新丰的有能力,和在外面竞争看起来的有能力是否一样,这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自身对自己的评价是主观的,难免不会坐井观天。面对全省一起的竞争,那所谓县内在职交流,又有何实际提高呢?
[ 本帖最后由 ficky 于 2008-8-6 14:37 编辑 ] |
|
|
|
|
|
|
|
如果扩大招生,可以给他们一个至少会改变的机会,那么我想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界的人,也都会怀着一个良好的愿望,希望给他们这么一个机会的。这比在人口日益增长,初中学生日益增多的情况下,维持原有的招生规模,连一个机会都不给他们,怎么说都要好一些。
固然,现在的一中生源和以前无法相提并论,但这并不是一中一个个别现象,和整个教育界在把高中教育从以前的精英教育(当然,严格意义上也不能这么说),逐步推广成普及教育的高中教育发展方向相关。一中如此,曲江中学如此,我母校北中也是这样。就算是上到大学,大学的扩招也造成了现在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增大了许多。
但是不能说考上好的大学的还是少数。首先这不是学校环境起决定作用的,更多地需要学生自己努力,一中有考得上名校的,名中学也有只上专科线的;其次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比,每年全国高校的总招生都在逐步地增加,一中也在这个时代潮流中有明显进步;再次,一个大学好不好,不能和别人比,需要和学生自己的水平相适应,和学生自己的进步情况相对比。
我有做过一个不完全了解,近年来从新丰一中高中毕业考上大学的,应该确切地说是重点大学的,在大学里依旧表现出彩的不多,甚至有些出现心理问题,或者是触犯规范。当然我不是说大家混得不好(虽然这个结论可能会得罪许多人),但是依旧能让公众评判认为是“优秀”的,真的少见。但是我的母校北中毕业上了大学后的许多同学,在各自的大学里依旧相当优秀和出色。
我真的有认真对比过和研究过这个现象,但原因我在这里就不展开论证分析,免得得罪更多人,或者以后再有机会才展开说。但是我想说的一句话是:
不管学校如何,自己一定要努力。这才是不变的真理。
[ 本帖最后由 ficky 于 2008-8-6 19:57 编辑 ] |
|
|
|
|
|
|
|
个人认为:大环境不行就免谈啦,今年一中的招生,应该把不愿意学习的人都找去啦(指有点小聪明,但不喜欢学习的) |
|
|
|
|
|
|
|
前面大家都在讨论教师、师资等方面,现在大家回过头来关注一下学生。未来的高中生,我不敢说一定,至少多多少少有一些学生是比不上以前的学生,那么在学习方面也会有所差距。那么为能提高学生的质量,或者说是保证一中高考的升学率,一定要有一些措施实行。有哪些好的措施呢? |
|
|
|
|
|
|